The Republic of Agora

俄乌战争第二周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目的是把作为德、法等帝国主义国家附属国的乌克兰的全部或局部重新纳入俄罗斯帝国主义的控制下,乃至于进一步变成殖民地。

当代张敬轩 | 2022.03.12

俄帝已经放弃了在短期内通过认知作战促使乌克兰国家机器投降或瓦解的幻想,放弃短期内瘫痪乌克兰军队和国家能力,甚至放弃全歼乌克兰一整个战役军团。

一、战局进展

1、俄军停止深远穿插

实际上,俄军从克里木向扎波罗热和克里沃罗格的深远穿插,到3月1日基本上就已经停止。这一方面是因为执行深远穿插任务的加强营(BTG)在突破乌军纵深200—250公里以后已陷入后勤停止状态,耗尽了攻击动能,被迫转入防御;一方面也是因为乌军在第聂伯罗附近(二线)成功组织了一个重兵集团(东方战役司令部?)。

然而,从别尔哥罗德出发经过苏梅州向西穿插的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第一梯队各加强营,则是在3月4日左右才克服了重重困难(沿途丢弃大量装备)抵达基辅东郊第聂伯河东岸,与绕过切尔尼戈夫南下的第41集团军第一梯队会合并从东面威胁基辅。而后,俄军大队人马也是跟着这些部队强行绕过被半包围的苏梅、切尔尼戈夫,试图在基辅东郊展开。

此外,占领赫尔松以后,俄军又从尼古拉耶夫方向分出一支深远穿插部队,绕道新敖德萨地区在3月6日突破了南布格河,似有向摩尔多瓦作深远穿插之势,但经激战后在3月7日被乌军援兵彻底阻止。俄军此举可能是试图合围敖德萨、切断摩尔多瓦与乌克兰边境,也可能就像不断在互联网上被制造出来的“俄军(计划)登陆敖德萨”一样只是虚晃一枪意在牵制敖德萨的乌军南方战役军团(南方战役司令部)。

至此之后,俄军的深远穿插就停止了。此后俄军仍有穿插部队,如北线突击伊久姆,南线试图向沃尔奇亚河突击,等等,但已非战略、战役层面的深远穿插,更多是配合顿巴斯前线部队的战术行动,意在威胁乌军顿巴斯战役军团(“联合部队”战役司令部)的侧翼,寻机分割敌战术兵团、部队,不断挤压乌军主力活动空间并迫使其放弃顿巴斯向第聂伯河后撤。

2、俄军在基辅接近地上展开

本周初期(3月3日—5日),俄军在基辅西郊、西北郊、南郊的作战总体上是不利的。乌军对俄军第一梯队的空降兵和轻型装甲单位发动了卓有成效的反击,屡屡收复失地,打通了基辅通往日托米尔和白采尔科维的公路。俄军切断基辅与西部乌克兰的计划完全失败了。

有鉴于此,俄军本周竭力在基辅接近地上投入并展开第二梯队。随着第一梯队抵达并控制第聂伯河东岸、基辅东郊的居民点,俄军也在那里投入了第二梯队并陆续展开。乌军自然是投入合成小部队、游击队、远程炮兵、无人机乃至于此前成功隐蔽的固定翼战机(包括苏27、苏25等)竭力延缓俄军的展开,但是总体上还是被俄军的兵力兵器优势所压倒,在西北郊、北郊、东郊节节退守。然而,俄军兵力仍不足以合围基辅。由于俄军第一梯队在第一周和第二周初期作战的不利,目前基辅与西部乌克兰的交通依然通畅。

目前,俄军第二梯队在基辅接近地上的展开基本上已完成。

3、俄军重点进攻顿巴斯的北顿涅茨克、马里乌波尔

深远穿插停止后,俄军调整部署,对乌军顿巴斯战役军团展开了重点进攻。除正面进攻的俄军及其傀儡军外,俄军还以深远穿插部队和第二波穿插部队(经过补给后得以再动的第一梯队,或超越第一梯队继续向纵深穿插的新穿插部队)打击乌军的侧翼乃至后方。俄军的目标是尽可能分割、瓦解、瘫痪顿巴斯战役集群,争取在多个小包围圈内各包围乌军一部,并迫使乌军战役军团主力后撤到第聂伯罗。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乌军在第聂伯罗已建立了俄军需要绕过的重兵集团,并且在顿巴斯战役军团南北两侧翼建立了同第聂伯罗集团相联系的防线阻击俄军(一般认为这些防线在多数情况下就是以顿巴斯军团后撤的部队转至侧翼而建立起来的),所以俄军合围并歼灭整个乌军顿巴斯战役军团的可能性已经很低。

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北线从哈尔科夫南下突击伊久姆,却被乌军阻止在北顿涅茨河一线。3月7日起,俄军放弃包围哈尔科夫,从哈尔科夫前线抽调兵力南下试图集中突破伊久姆,但乌军仍据守北顿涅茨河南岸并破坏了河上的桥梁。至3月9日,俄军不得不放弃继续向南突破并转向东与卢甘斯克州北部的俄军会合。这样,据守北顿涅茨的乌军顿巴斯战役军团卢甘斯克战役战术集群就得以继续通过利西昌斯克、斯拉维扬斯克等与第聂伯罗和乌克兰大后方联系,避免了被合围。

扎波罗热和顿涅茨克的俄军则向古利亚伊波列对进,目标可能是向沃尔奇亚河以北的交通枢纽进发,制造除马里乌波尔、北顿涅茨克(尚未形成)以外的第三个包围圈,或至少迫使乌军顿巴斯战役军团主力放弃顿巴斯向第聂伯罗撤退。

目前,真正被合围的依然只有第一周就形成的马里乌波尔包围圈。俄军花了一周时间,才勉强扫清外围的一些重要据点,并在持续两周的强大火力打击后开始向市区发动地面突击。何时才能拿下这个战利品,打出俄军开战以来的第一个歼灭战,仍是未知数。

4、俄军围攻哈尔科夫等被困城市

除了3月7日以前曾尝试拿下哈尔科夫外,俄军对于被困的切尔尼戈夫、苏梅、扎波罗热、尼古拉耶夫等城市,基本上都采取围而不打策略,最多只以火力打击基础设施和军需工业企业。乌军则一方面死守城市,一方面不断出城展开小规模的反击,重在打击俄军补给线。而这些城市本身,也都没有彻底被围困(俄军甚至也没有试图围死这些城市)。双方把这些城市当做谈判筹码,操作“人道主义撤离通道”等议题进行舆论战。

对哈尔科夫,俄军的态度则有所不同,不但以重型火力打击该城军民目标,而且试图彻底合围该城,在3月7日之前确有拿下该城之意。然而,随着俄军兵力不足日益明显,加之在哈尔科夫战线上连连被动挨打,最终俄军也放弃了在短期内对该城发动地面进攻的计划。

5、俄军巩固赫尔松等占领区控制

俄军在第一周内占领赫尔松、扎波罗热、尼古拉耶夫等州部分区域后,于本周强化了对占领区的统治。

俄军首先派出第二梯队部分部队以及国民近卫军(武警)乃至于内务部特警陆续驱散和消灭乌军散兵游勇、防御敌后孤立据点的乌克兰国民警卫队(武警)和领土防卫营(民兵),拿下中小城镇,以实现面的占领。

而后,俄军开始在占领区建立占领军控制下的行政管理体系。在赫尔松市,俄军与市政当局接触,建立了维持会。在赫尔松州、扎波罗热州,俄军破获了乌军潜伏组织和游击队。在赫尔松州,俄军还利用2014年参与克里木脱乌入俄的著名人物波克隆斯卡娅等人对乌克兰国民展开了宣抚工作。然而,前线俄军补给困难,纪律日益松弛,多少破坏了俄军的这一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切尔诺贝利和扎波罗热二核电站的危机。

6、俄空天军行动

本周俄空天军明显加强了对地面的支援作战,在基辅、顿巴斯、尼古拉耶夫都是如此。也因此,空天军受到了不小的人员和装备损失。显然,空天军在开战初期对乌克兰空军和防空系统的摧毁没有完全成功,乌军成功保存了相当的空军和防空力量。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乌军保存的这部分力量也在陆续被消耗。

7、乌克兰当局在后方肃清亲俄势力

俄乌第二轮谈判后,乌克兰当局在后方肃清亲俄势力的步伐明显加快。3月4日,乌军逮捕了亲俄政党“反对派纲领—为了生活”领导人、国会(最高拉达)副议长、老牌政客舒夫里奇。3月5日,乌安全部门击毙在戈梅利参加过俄乌第一轮和谈的亲俄派银行家基里耶夫。之后,又陆续逮捕了不少亲俄人士。

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当局的此类活动是在其自身对俄展现出妥协退让姿态时展开的。

二、战争现状

当前,俄帝已经放弃了在短期内通过认知作战促使乌克兰国家机器投降或瓦解的幻想,放弃了短期内瘫痪乌克兰军队和国家能力,甚至基本上放弃了全歼乌克兰一整个战役军团。俄方的战略目标主要是:通过施加军事压力,在和谈中迫使乌克兰当局“中立化”(放弃加入北约)、割让克里木半岛、承认顿巴斯二州“独立”。所谓去军事化、去法西斯化云云,实际上已不再坚持。

而俄军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是:

1、尽可能分割、瓦解、瘫痪乌军顿巴斯战役集群,争取在多个小包围圈内各包围乌军一部,并迫使乌军战役军团主力后撤到第聂伯罗,从而达到全据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二州的目标;

2、通过对基辅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乌克兰当局在谈判中让步;

3、尽可能吸收乌克兰难民进入俄罗斯或俄控区,以获得廉价劳动力和政治筹码。

乌克兰买办当局继续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依然苦撑待变,但由于外援有限且不再升级,乌克兰当局的抵抗意志已有所下降。最近,乌克兰当局已公开宣称要放弃加入北约,也就是实现俄帝所谓的“中立化”,在领土问题上的态度也有所软化。

值得注意的是,从《人民公仆》第三季来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本人对于联邦化方案是不排斥的。在电视剧剧情中,泽连斯基扮演的总统放任了乌克兰各州独立建邦,并试图通过在基辅“发展经济”(具体办法是把基辅变成世界最大的洋垃圾处理厂)来重新吸引各邦回归乌克兰重建“乌克兰联邦”。问题在于,乌克兰的民意,哪怕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民意,目前也很抵触在领土问题上让步。双方立场仍有很大差距,所以前三轮谈判都没有取得成果。

2022年3月10日,俄、乌外长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第四轮和谈。这是双方高级领导人开战以来的首次接触。谈判最终不能就停火达成一致,但双方之后的表态都显示俄乌立场已有所接近;但既然还不能完全一致,双方便又表演强硬姿态(如没收对方国家在本国财产,以及乌克兰“全民皆兵”,等等),试图在战场上获得足够的筹码来增加自己在谈判桌上的优势。

美帝在3月8日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油气,对俄罗斯支柱产业发动了真正制裁。然而,欧盟显然不敢跟进,反被俄国以能源为要挟,由德国出面保证不会制裁俄罗斯的油气产业。(冷知识:当前,俄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甚至远高于东亚某大国;2014年吞并克里木之前,对外资的依存度也跟东亚某大国相差无几,不过目前外国投资已大幅度减少。)此举当即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甚至导致美帝不得不同伊朗、委内瑞拉等妥协以换取替代性的石油供给。

然而,美国和北约依然不愿向乌克兰直接提供重武器援助,开始同波兰就谁把(波兰愿意提供的)米格29送入乌克兰踢起了皮球。

这也反应了美帝和其他欧洲列强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利益区别。

三、战争经验和教训

1、俄罗斯方面

俄罗斯方面在战前虽然准备了至少10个月,但其准备依然是不足的。由于这种不足,出现了后勤、士气等问题。

俄帝准确判断了外部环境,利用其他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的机会,孤注一掷发动了侵略战争;然而俄帝的统治者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低估了乌克兰国家机器的力量、低估了乌克兰的民心士气,在战争初期制定了不切实际的作战计划,导致现在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俄罗斯军队受制于国力,新质作战力量依然不足,被迫开军改倒车以适应国家总体能力。俄军加强营编组合理,战斗力较强,但战役指挥员在使用方面有失当之处,且后勤能力有限;其普通师、旅、团部队战斗力一般,装备也较落后,且士气存在问题。

俄罗斯认知作战能力较强,虽然因战略目标脱离实际而导致反噬,但仍有不少战果:如多次营造“登陆敖德萨”的战略欺骗,牵制了乌军南方战役司令部的力量,从而为俄军深远穿插部队跃进250公里打下了基础。然而世界主流舆论工具终究是由其他垄断资本而不是俄帝控制的,在顶过三板斧之后,俄帝的认知战在大多数地方也就搞不下去了。过去混合战争的经验,有不少在这场全面战争里都失去了意义。

2、乌克兰方面

乌克兰的国家机器虽然腐败无能,但依然是能够维持基本运转的,具备组织五十万人与俄罗斯进行战争的能力。

乌克兰的民族认同已经确立,在反侵略战争中民心士气较高。

乌克兰军队经过2015—2020年的改革,虽然装备技术水平没有本质的提高,但经过重整已经恢复了基本的作战能力,并得到了部分新质作战力量的强化。

乌克兰空军在战前仿效南联盟1999年的经验进行了分散隐蔽,得以在俄军第一轮打击中幸存下来并继续派出苏—27、米格—29、苏—25和TB—2等飞机作战。直到3月10日,俄军也不得不承认乌克兰空军还有飞机能够升空作战。

乌克兰军队得到北约情报力量的加强,有针对性的部署了自己的力量。根据自身的国体政体,采取了主力与民兵死守城市、辅以小部队(以及游击队、无人机、远程火炮等)反击快打快撤打击俄军孤军深入分队和补给线的战术,虽然整体被动,但仍然能取得一定战果。

乌克兰军队也有战略上的重大错误:南方战役司令部因受到俄军登陆佯动的战略欺骗,着力强化敖德萨防御,导致克里木方向俄军轻易穿插到乌克兰纵深250公里处,使得乌军在南方战场陷入被动。

3、美国、欧盟与北约

俄罗斯在战争中暴露了自己国力和常规战争能力的外强中干,美国、欧盟与北约,在战争中暴露出了自己另一层面的外强中干。

美帝一方面积极在乌克兰问题上拱火,另一方面却在俄帝的核威慑下不愿意为欧洲的利益负责。

欧盟特别是德帝一方面试图捍卫自己在乌克兰的利益,一方面却不愿放弃自己与俄罗斯的经济互补。因此,欧盟拒绝在能源方面跟进美国对俄国的制裁,实际上也就放弃了对俄帝经济最大的打击手段。

北约更是陷入了甩锅大战。

西方各帝国主义的内部斗争,使得它们不能对俄帝的入侵作出统一反应,甚至于单独一帝国主义内部也难以快速决策。这种混乱局面无疑是美帝实力相对1992—2008年下降的表现。

四、战争走势

目前,俄军重点进攻基辅、顿巴斯,但在赫尔松州仍有一相当于4—5个合成旅(团)的预备队经休整后尚未使用。这个预备队究竟在何处使用还不得而知,有可能用于扎波罗热、克里沃罗格或尼古拉耶夫中的任意一个方向。这也是目前俄军依然具有战略优势和战争主动权的一个证据。

无论如何,进入4月后,乌克兰就会进入一个泥泞不堪的翻浆期,俄军的后勤压力会成倍增加。因此,在这以前合围基辅、夺取顿巴斯或者至少解决马里乌波尔包围圈内的乌军,是俄帝在谈判桌上迫使乌克兰让步;战果越大,当然和谈结果对俄帝也越有利。

如果俄帝在战场上实现了上述目标,那么乌克兰会让步,最终实现:

1.乌克兰的中立化,即不加入北约(是否能加入欧盟则看俄帝具体战果);

2.乌克兰割让克里米亚半岛给俄国;

3.乌克兰承认顿巴斯两傀儡“共和国”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二州行政边界内“独立”(是否再以乌克兰联邦化形式回归乌克兰取决于俄帝具体战果);

4.乌克兰某种程度的军备限制,即所谓非军事化(取决于俄帝具体战果);

5.乌克兰某些地区由俄帝驻军一定时间(取决于俄帝具体战果)。

然而,如果在战场上不能达到目标,那么乌克兰当局迫于内外压力就不会让步,战争将会长期化。此时,顿巴斯和克里木方向的俄军具有巩固的占领区和补给网,不会担心断补;北线各军距离国界线不远,道路畅通,所以也不用担心后勤;唯独穿插到基辅东郊的俄军(包括两个近卫师)由于后方补给线上的大城市被乌军卡住,会出现补给压力,可能进一步失利。如果是那样,俄罗斯的国内矛盾也会爆发。

除此之外,也存在俄帝达成目标后,乌克兰当局在内外压力下仍坚持抗战的可能性(虽然并不高)。到那时,俄帝有可能不得不选择破坏一番后撤回顿巴斯、克里木(可能还会有赫尔松)并长期占领;对外则宣布“特别军事行动胜利结束”,以此自欺欺人。如此,则俄帝与西方会在经济上陷入长期对峙。

目前,美帝在能源领域开始制裁俄帝,进而引发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冲击。欧盟则不敢跟进。俄帝也采取以卢布偿还外债、强制接管退出俄罗斯市场的外企以及停付“敌对国家”专利费等方式还击,对世界经济同样带来了巨大冲击。帝国主义之间在经济领域的争夺,同样值得关注。

image1 ▲ 原载《知乎》链接。

Made with by Agora